杜梦堂(上海)荣幸呈现群展“绘影”,以七位常驻巴黎的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展现了画廊对巴黎新兴一代艺术家的特别关注,包括:阿贝德·阿尔·卡迪里(Abed Al Kadiri)、塔玛丽·伯瑞利(Tamaris Borrelly)、雨果·德维切尔(Hugo Deverchère)、查尔斯·哈斯科埃特(Charles Hascoët)、雅尼·卡努西(Yanis Khannoussi)、赛奎雅·斯卡沃洛(Sequoia Scavullo)和雨果·席德(Ugo Schildge)。

正如“绘影”所包含的诗意与抽象性,此次展览邀请观众重新审视我们用来感知世界的维度框架,更多地关注我们的感官和情感,而非理性和既定的认知。此次展览将空间转换为一次别样的探索之旅,诉说着关于自然、我们周围环境和个人际遇的有趣故事。

一些展出的作品向我们表明了梦境、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共通之处或许远比我们认为的要多得多。这在赛奎雅·斯卡沃洛(Sequoia Scavullo,生于1995年,美国)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这也是她的作品在杜梦堂的首次亮相。她不断从个人经历和梦境中汲取灵感,通过以色彩和质感为主的绘画表达方式,以及一种近似抽象的表现风格,探索非语言交流的情感层面。例如,《珀耳塞福涅,你是怎么做到的?》(How did you do it Persephone?)邀请我们通过红粉色调的变幻深入身体内部,将神秘的符号转化为微妙情感的线条。

查尔斯·哈斯科埃特(Charles Hascoët,生于1985年,法国)是另一位在绘画创作中始终遵循直觉的艺术家,他让自己的作品以一种更接近小说而非日记的方式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像此次展览中的《化狐III》一样,艺术家分享了他在室内环境中与狐狸的不寻常邂逅,让人不禁怀疑这究竟是“梦中的追忆还是生动精确的记忆” 。艺术家以其个人风格的色彩和笔触,将爱与陪伴娓娓道来,深沉而温柔的基调贯穿始终。

阿贝德·阿尔·卡迪里(Abed Al Kadiri,生于1984,黎巴嫩)的作品同样具有强烈的自传性质,但却是从社会角度出发,基于对暴力的诠释和对被压抑的个人和集体创伤经历的探究。他曾说道,“如果说世界是一个黑暗的地方,那么黎巴嫩就是它的中心”。这些家庭照片既不是对普遍阴霾的直接反应,也不是某种自省;它们要求我们正视和反思黎巴嫩当前的经济和政治局势,而背景中的树木则是作为一个长期崩溃社会的见证者和叙述者。

雨果·席德(Ugo Schildge,生于1987,法国)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则探讨了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散落的羽毛和灰色的剪影暗示着对过去的唏嘘,而这种窥视的视角使观者不可避免地成为这种不懈追忆的见证者。雨果·席德使用天然粉彩、木材、石膏和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以独特的方式模糊了绘画与雕塑、画布与媒介、控制与自由之间的界限,同时赋予作品无与伦比的质感和冲击力。

塔玛丽·伯瑞利(Tamaris Borrelly,生于1987,法国)的水彩作品中,对瞬间的诠释也非常突出,这些作品围绕着生命世界、其蜕变、脆弱性和持续性展开。她通过对物质融合的探索,寻求物种之间的关系和生物之间的联系,这一主题在展览作品《晨露》和《尼亚马,外观的演变》中尤为明显。如同科学家致力于为知识领域创造贡献,伯瑞利旨在通过万花筒般的水彩迷宫创造一个通向别样世界的空间。

雨果·德维切尔(Hugo Deverchère,生于1988,法国)的作品则以浩瀚天地为研究对象,探索景观所具有的多重物理和象征意义。“异次元”系列将我们带入地质现象的微观尺度,这些现象的形成可能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而“域”系列则以超越我们自身敏锐度的清晰度展现了各种岩石地形的碎片。通过感光蚀刻板以及碳和矿物质的混合物的共同作用,图像在暗黑的基调中呈现出微妙的反光,使这些景观成为对浩瀚宇宙的超现实幻想。

雅尼·卡努西(Yanis Khannoussi,生于1996,法国)也对超越我们感知的概念着迷,例如“地平线”。地平线是一条无穷无尽的线,在任何时刻都可以找到,但永远只存在于特定的主观位置。艺术家努力将这一想象中的概念转化为色彩,使用渐变的方式,完成持续的发展和过渡。通过使用气动喷枪,艺术家刻意模仿了工业车身的表面处理标准,从而抹去手势、笔触和任何源自艺术家的独特“印记”。

在展览“绘影”中,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都为挑战传统观念的集体叙事做出了贡献,邀请观众从感性层面深入到艺术作品的奥义之中。展览如织锦般展现了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得以一窥个人梦想、记忆和广阔天地、社会反思等相互关联的世界。
press